来源:温州文明网编辑: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3-03-06 14:41:00
在学雷锋活动日到来之际,中宣部公布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各50个,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红十三爱心社上榜,成为全省仅有的2个入选示范点之一。一起来看看~
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红十三爱心社
永嘉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发源地,延续红十三军的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红十三爱心社践行向上向善的雷锋精神,最初由13位电力女员工自发形成,从1997年开始,坚持开展助学救困、帮残帮孤等志愿服务活动,如今已有1439人投身志愿服务。
1997年,志愿者全海娥遇到了因贫困无奈辍学的小潘,她毫不犹豫拿出了仅有的300元工资用来资助小潘,由此开始了她二十多年与487名孩子之间不解的缘分。在她的带动下,一对电力双职工夫妇加入助学队伍,每年拿出一个人的全部工资先后资助了45位学生。就这样,队伍从无到有,从1到13,从13人到1439人。
红十三爱心社最初的13名成员。
雷锋同志曾说: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”慢慢地,红十三爱心社通过“1+3+X”的模式向社会拓展,吸引了医院、学校、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加入。志愿者们就像一个个跳动着的红色细胞,活跃在每一条公益阵线上,护考接送、爱心食堂、爱心义卖、爱心摄影、无偿献血等,在台风、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也有她们的身影。
一个人,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直做好事。25年来,爱心社成员身上有着一股子和雷锋一样的傻劲,不忘初心,年复一年。志愿者们开展义工活动12000余人次,帮困群众30000余人,资助4630名贫困学生,捐助各类物资善款1180余万元,助力解决无户口无学籍问题32人,为老人无偿拍摄“百岁照”达12000余幅。
针对乡村儿童实际情况,志愿者们实施“电靓童年——爱知屋”服务项目,为条件较差的乡村小学建成16座电力爱心书屋,捐赠19650册新图书。听到渭石小学孙同学想提高英语听力的心愿,爱心社升级了爱知屋2.0,配备电子学习设备,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梦,扶智扶志。电带来明亮,而电力的爱心,如一盏“领航灯”,润物无声,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。公益之美,就在于相信爱、传递爱。
红十三爱心社的足迹从温州、浙江扩散至全国。在援藏过程中,爱心社成员认识了6岁的索朗,他每天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摸黑行走10多公里去学校,而在那曲,这样的“索朗”还有很多,他们拼尽全力,只为了一个读书的梦想。
在浙江援藏那曲25周年之际,红十三爱心社启动“温”暖“那”灯志愿服务项目,通过安装风光一体节能路灯,为孩子们照亮求学路,为200余户贫困家庭换上崭新的节能灯,爱心社成员与187名贫困孩子一对一结对,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及精神上的指导。
2019年“红十三爱心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”建成,曾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、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、第七届浙江慈善奖志愿服务奖等荣誉称号。
▼
截至目前,中宣部已开展八批次“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”和“岗位学雷锋标兵”评选命名,温州共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3处(红日亭、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、红十三爱心社),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名(温州医科大学学生黄君婷、温州晚报《雪君工作室》栏目主持人郑雪君)。
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
红日亭
红日亭是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。1972年的夏天,五六位退休老人自发在红日亭前向路人免费供应伏茶,拉开了红日亭故事的序幕。一杯茶、一碗粥,不断温暖着温州。如今,“红日亭”已然成为了温州民间公益慈善的代名词。
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
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是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。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坚持结合眼视光医学特色,以医疗公益为途径,主动关注各类人群眼健康,积极承担防盲治盲社会责任,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。2012年以来,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发起“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”,积极探索出由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转变的扶贫新路径。
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
郑雪君
温州晚报《雪君工作室》栏目主持人郑雪君入选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。自1993年1月进报社工作以来,郑雪君以雷锋为榜样,把来报社求助的弱势群体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,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。
黄君婷
温州医科大学学生黄君婷入选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。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(“5+3”一体化)专业学生,致力于器官捐献志愿服务,走过11个省份、10家红十字会,撰写8万余字调研报告,首创并促成了“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”温州试点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